在现代农业领域,技术创新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。锦鹏暖朝阳科技(成都)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农业生态智能大棚,便是这一趋势的杰出代表。该大棚采用石墨烯技术,不仅在高寒地区实现了冬季果菜类作物的种植,还显著提升了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。
技术突破与经济效益
2018年,内蒙古地区的大棚改造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。在传统的高寒地区,冬季种植果菜类作物一直是个难题,但通过石墨烯技术的引入,这一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。改造后的大棚不仅使黄瓜产量提高了33.95%,经济效益提升了40.53%,双孢蘑菇的平均增产更是达到了3.2吨/亩,直接增收2万元/亩,经济效益增加了40%以上。此外,番茄的产值也平均达到了11000元/亩。
在2018年12月内蒙古呼市地区遭遇的寒流中,气温降至零下27℃,导致当地大棚普遍受灾。然而,采用石墨烯技术的大棚作物却未受影响,保持了正常产量,显示了其良好的抗寒性能。
石墨烯负氧离子采暖板
石墨烯负氧离子采暖板是该智能大棚的核心组件之一。其单片尺寸为600X1000mm,额定功率为1KW,额定电压为220V/50HZ,单片供热面积可达15平方米(特别适合内蒙、东北地区)。电热转化率高达98%以上,绝缘强度超过3750V,保障了使用的可靠性。此外,该采暖板还能释放1800个/cm³的负氧离子,且电磁辐射为零,表面限温低于60℃,远红外线波长为8-15μm,这些特性共同作用,为作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。
智能供暖与防害增收
智能大棚的智能供暖系统基于石墨烯发热技术,通过石墨烯电热板向大棚内散发热量,实现室内恒温控制。双侧双重加热传导技术能够快速且均匀地升温,大幅降低热损耗,保障根系土壤的温度适宜。此外,通过释放负氧离子,大棚内的环境得到净化,作物的抗病能力得到增强,有效防治病虫害,缩短了作物的生长周期,增加了生长季,从而提升了大棚的产量约30%。
绿色生态与经济效益
这种智能大棚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绿色生态效应。通过减少肥料和农药的使用,实现了无公害果蔬的种植,这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。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,一次投入后,每年可节约供暖成本30%-40%,同时降低管理成本,实现增产、增质、增收,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
综上所述,锦鹏暖朝阳科技(成都)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农业生态智能大棚,通过石墨烯技术的创新应用,不仅提升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,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,我们有理由相信,这种智能大棚将在现代农业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